自2021年成为首批聊城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,我校运河文化研究中心高度重视运河文化保护、传承和利用,积极普及运河文化,以优势学科为依托,立足临清市运河文化传承和建设,以运河沿岸传统文化资源、非遗传承、历史文化等为研究方向,不断推出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,产生良好反响。
一、加强组织领导,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
把基地作为学科建设、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抓手,纳入学校重要发展规划、摆上重要工作日程。一方面成立了社科普及工作领导小组,完善了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管理、社科普及工作等规章制度,制定《聊城幼儿师范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任务清单》,明确9项工作内容,15项具体工作措施,明确分工安排专兼职社科普及工作者,统筹布置协调;另一方面充实社科宣传人员队伍,发挥我校专业、学科优势,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,巩固壮大积极的主流舆论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氛围。
二、健全各项制度,社科普及活动进一步丰富
我校积极响应省、市社科联有关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的要求,以社科普及志愿者为骨干,以生动活泼的社科普及项目为纽带,一以贯之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社科普及志愿服务活动。
一是结合学校优势,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各项社科普及活动。在聊城市社会科学学术年会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等活动中,6名同志获奖。在聊城市第一届社会科学普及与应用优秀成果活动中,我校7项作品获奖。积极组织参加课题培训与研究,组织开展全国、省、市级课题申报指导、教改项目培训等各类活动10余次,组织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评审工作,成立以来共立项省级课题7项,市级课题14项,组织完成22项课题的结题工作。
二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,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教育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理想信念、法治观念、人文修养、安全常识等为重点内容,举行、举办各级各类大型文艺汇演、竞赛等一系列活动120余次,召开心理健康教育讲座、法制教育报告会、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教育等各类学习活动20余次,扎实有效开展工作,有效促进全体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。
三是结合职业技能培训,将社会科学知识纳入就业和创业培训内容,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、升学咨询辅导。组织开展以职业道德、劳动保护、劳动纪律等为重点内容的社会科学普及活动3次,指导自学助考本科学生200余次,承办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聊城市选拔赛社会体育指导(健身)赛项等各级各类活动4次,胡家湾社区学校被评为山东省终身学习项目。
四是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,群团组织积极联动。我校团委、妇委会等组织开展战“疫有我 、青尽全力”志愿服务活动、主题团日、团会活动近20余次,开展专题学习活动10余次,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2次,着力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,助推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。
三、凝炼研究方向,专业特色进一步鲜明
借助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平台,以基地建设任务为目标,扎实有效地做好非遗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、科研创新、资源开发和社会服务工作,多次邀请临清时调、金氏古筝、柳林花鼓、临清龙灯、东昌府木版年画等多位传承人来校讲学交流。
围绕专业方向,举办学术活动、开展学术交流、扩大学术影响,培育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,1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,2门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。深入挖掘运河优秀传统文化资源,开设专题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,如《齐鲁传统文化》等,强化课程育人导向。
四、注重项目研究,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
把科研作为基地建设的中心任务,结合基地目标定位,加大集体攻关力度,推出了不少有分量、有影响的研究成果。从出版专著看,我校教师主编或参编“十三五”职业教育国规教材3本,我校教师张克顺主编的《幼儿绘本设计制作与应用》、喻正莹主编的《学前卫生学》成功入选首批“十四五”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公示名单。
“一枝独放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”。我校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将继续发挥基地示范引领和帮扶作用,助力学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。
供稿:教科研中心
撰稿:王永慧
审核:喻正莹
责编:解金慧
编审:王甫英